「濕」與「溼」

%e6%bf%95
圖:「濕」字在香港教育局「小學學習字詞表」的注解

大家若有閱讀台灣書籍和網頁的習慣,便會發現他們有時會把「濕」字寫成了「溼」字。中華民國教育部,則將「濕」列作「溼」和「漯」的異體字,同時另兼正字,即是把「濕」和「溼」視作兩個字。香港教育局的「小學學習字詞表」則掉轉,將「溼」列作「濕」的異體字,而且沒把「濕」和「溼」視作兩個字。有朋友問:究竟台灣和香港,哪個才是對呢?


學理上來說,台灣的分法比較精準,但是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確實把「濕」和「溼」視作兩個字,「溼」字在《說文》的意思為「幽溼也」,這裡的「幽溼」,即「陰暗潮溼」之意。至於「濕」字,《說文》的解釋是「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依其描述,應該是指現已乾涸的黃河支流「漯水」。

%e6%95%a3%e6%b0%8f%e7%9b%a4
圖:「溼」字在西周散氏盤中的寫法
甲骨文和金文中,「溼」字左邊「水」,右邊上「一」下「幺幺」。從字形結構上來看,上「一」下「幺幺」象掛在竹枝上絲線,左从水則意味着絲線沾了水,會意字。西周白姜鼎的「溼」字才加上「土」,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土」和沒「土」的「溼」字,本來屬兩個字,而有土的「溼」則是「隰」的本字,意思是低窪地。兩字後來通假,有土的「溼」字被解作「絲線沾水」,才另造从阜的「隰」字。

至於「濕」字,本來就是指「漯水」,形聲字,後來出現譌變,「濕」字中的「日」變成「田」,「絲」簡化為「糸」,演變成「漯」字。清代顧藹吉在《隸辨》曰:「濕漯本是一字」,可見「濕」就是「漯」的本字。後來,「濕」跟「溼」字出現通假,如南朝《玉篇》便將「濕」視作「溼」的同義字,宋代《廣韻》沿用此說。直至元代李文仲的《字鑑》,才清楚地解釋,「濕」和「溼」其實是兩個字,並曰:「今人不知有溼字,以濕為幽溼」。

時至今日,以「濕」代「溼」可謂約定俗成。愚見認為,大家將「溼」寫成「濕」,並無不可。不過,教育當局既然要分清誰是所謂「正體」,便不應馬虎。如香港教育局將「溼」列為「濕」的異體,這說法便略為不妥,其注解應寫成「本作溼,今作濕」。民國教育部將「濕」列為「漯」的異體,也有不妥,應表明「濕」是「漯」的本字。

原文刊於<華僑報>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