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畀」字考

%e5%85%ad%e6%9b%b8%e9%80%9a
圖:《六書通》中的「畀」字寫法

在粵語口語有一個字,讀若【比】,意思是「給予」。坊間由於不知該字的本字怎寫,多數找同音字通假,寫作「比」或「俾」,如「俾錢」。香港作家趙令金,在2008年曾在報章撰文曰:「廣東人說得最多的『畀』字,原來就出自爾雅,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已註明:『畀,相付與之。』與其說畀是俚語,不如說是文言」至今,不少人不寫「比」或「俾」,而改用「畀」,並把此視作本字。

那麼,「畀」字是否粵語口語「俾」的本字?愚見覺得頗有根據,但是「畀」字的本來寫法,是否从丌田聲,卻是值得一議。在宋代大徐本的《說文解字》中,驟眼看確是寫成「畀」,从丌田聲。可是,明代閔齊伋所撰的《六書通》,轉載《說文》的寫法,卻是从丌甶聲。意思同是「相付與之」,聲符卻有不同,為何如此?

若從字形結構上來看,聲符寫成「」更為合理。「甶」在《說文》的解釋,乃是「鬼頭」,《廣韻》所載發音為【分勿切】。今音雖然讀若【弗】〔fat1〕,但是根據清代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概念,上古並無「非母」〔f〕,而是讀作「幫母」〔b〕,而「甶」字在《廣韻》也是劃入「幫母」,「甶」的上古音應讀若今音的【不】。反之,「」乃「定母字」,「畀」在歷代韻書卻劃入「幫母」,這便解不通了。

%e7%95%80%ef%bc%8c%e8%aa%aa%e6%96%87
圖:段玉裁在《說文解字》中,加上「甶聲,鬼頭也」的注解。

換句話說,「畀」字本來應是从丌甶聲,變成現在寫法的从丌田聲,文字學上稱作「譌變」。究其原因,乃是「甶」、「田」二字的小篆寫法相當接近,分別只是「甶」字上面較尖,「田」則更象四方形。「甶」上面那一撇,是是隸書後才加上去的,原因應是避免跟「田」字混淆。可是,現時通行的「畀」字,則是將「甶」、「田」二字混淆而成。故,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中,加上「甶聲,鬼頭也」的注解。

%e7%95%81%ef%bc%8c%e8%aa%aa%e6%96%87
圖:歷代字書經常將「畀」跟此字搞混

事實上,「畀」字出現的譌變寫法,還有很多,不是古代典籍,還將「畀」跟另一個字:「𢍉」字(上甶下廾)混淆。「𢍉」字在《說文》的解釋為「舉也」,【渠記切】,今音【其】。混淆成因,在於下面的「廾」跟「丌」字很像。「廾」在小篆的寫法是一雙手,今音【拱】;「丌」今音【基】意思是「底基」。

可是,「廾」在隸定後,很易跟「丌」字混淆。結果,南朝顧野王的《玉篇》,便將「畀」字譌變成「𢌿」,「上田下丌」寫成「上田下廾」,「𢍉」字則譌變成「上由下廾」的「𢍁」,宋代《廣韻》也沿用了《玉篇》的寫法。

同是北宋出版的《集韻》,則將兩個字完全搞混。「舉也」的「𢍉」譌變成「畁」,「上甶下廾」變成了「上由下丌」;「相付與之」的「畀」,則寫成从「上田下廾」的「𢌿」,或者「上由下廾」的「𢍁」。直至元代的《六書正譌》和《字彙》,終於發現「从廾」和「从丌」之別,但上面的「甶」仍是分不清,當成了「由」或「田」,如把「舉也」的「𢍉」寫成「𢌿」,「相付與之」則用「上由下丌」的「畁」,明代《正字通》沿襲之。

清代的《康熙字典》,則把的「上田下丌」的「畀」扶正,列為「相付與之」的正體,「上由下丌」的「畁」,列作「畀」的古文。「上甶下廾」,解作「舉也」的「𢍉」,則完全沒有記錄。現代大部分的漢字輸入法,似乎受到《康熙字典》的影響,所以只有「畀」和「畁」,打不出「上甶下丌」和「上甶下廾」字。

總括而言,愚見覺得大家在平日用「比」或「俾」,其實並無不妥,所謂約定俗成,就是這個意思。本文旨在指出,坊間強調的本字「畀」,並不是本字,「上甶下丌」才是真正的本字,因為「甶」是聲符,改為「田」是譌變。

原文刊於<華僑報>

【注】多謝網友Henry提醒,「𢍉」字非上甶下廾,而是上𠙹下廾(𠙹乃甾的本字)。原文有誤,謹此致歉。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