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卡啦」點寫?

日前,網上流傳著一篇名為《Hea字原來有得寫》的文章,聲稱八個粵語口語有其「正字」寫法,可惜訛誤甚多。之前鄙生談了「Hea」、「瀨嘢」和「陷辦難」的寫法問題,今天我們則談談「山卡啦」。

為了方便其他省份的讀者閱讀,本文先解粵語口語「山卡啦」的意思。所謂「山卡啦」是一種替代字寫法,讀音為【saan1kaa1laa1】,意思如文中所言,是指「偏僻之地」。作者阿Lan聲稱「山卡啦」的正確寫法是「山旮旯」,說法未必準確,因為「旮旯」二字應該本字,本字的寫法應為「角落」。

「旮旯」是「角落」的變異寫法
其實聲稱「山卡啦」本字是「山旮旯」的說法,並不新鮮,最早出自劉天賜在港台節目《俗語趣談》之中,並指出「山卡啦」這說法源自北京方言;其後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也曾在港台節目《俗語再話齋》提過這說法。可惜,他在節目中搞錯了一個客觀事實,便是「旮旯」二字在北京話中並不是讀成【gok3lok1】,而是讀成【gālá】。某程度來說,劉天賜的說法是對的,「山卡啦」那個「卡啦」的讀音,應該來自北方方言,不過不是北京話而是山西話,另外,「旮旯」也不是本字,「角落」才是。

為甚麼這樣說?首先,「旮旯」這詞出現時間其實不長,一直要去了清代《兒女英雄傳》才出現。其次,「旮」字本身查實是「旭」字的俗寫,情況有如「群」和「羣」一樣。有關「旮」最早的典籍記載,應出自金代韓孝彦、韓道昭父子所撰的《四聲篇海》當中,意思為「朝早日出皃」(注:「皃」為「貌」的本字),其字形也跟「旭」字相近,可見「旮」字根本就是「旭」字的俗寫。

四聲篇海

圖1:《四聲篇海》有關「旯」字的記載

至於「旯」字,則沒有古代典籍記載。然而,此字出現的最早時間,則早至宋代蘇軾的《楚宋帖》之中(見圖2),在那句「吾園落成」中,「落」字便寫成「旯」。由此可見,「旯」字本為「落」字的其中一種行草寫法,「落」字實際上就是「旯」的本字。

楚宋帖
圖2:《楚宋帖》中,「落」字在草書中寫成「旯」

其實以上這些觀點,在梁特猷教授所撰的《旮旯議》之中都有提及,梁教授更提出了三個「旮旯」就是源自晉語「角落」的重要證據:
(1)「角」字的草書寫法跟「旮」字有點類似,可能因此而被誤當作是「旮」字;再加上「落」字的草書如「旯」,而成了現在「旮旯」這種寫法;
(2)晉陝地區的方言,「角落」的發音是【gāláo】,跟現在北京話的【gālá】十分接近
(3)明代初年,至成祖遷都北京期間,曾多次「徙山西民無田者實北平」(詳見此頁)

綜合以上訊息,我們可以肯定,「旮旯」一詞為「角落」的訛變寫法,而其發音則是源於山西,再傳至廣東,發音則由【gālá】演變成【卡啦】。換言之,「山卡啦」的本字實際上就是「山角落」,當中【卡啦】二音是源自山西晉語。

「角落」由「角」字上古音變成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角落」本身就很有可能由「角」字的上古讀音演變而成的,不論晉語還是粵語都是這樣。此話何解?我們必須知道,上古時代漢語的發音查實跟現代很不一樣,上古漢語的其中一個特色,便是部份漢字的發音陷有「複輔音」(Consonant cluster)。什麼叫「複輔音」?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的讀音含有不夾雜母音的多個輔音,例如英文的spring就是例子。現代我們的漢語大都是一字一音,但在上古時代,則有些字有「複輔音」,讀起來有一個半音節,「角」字就是其中一個。根據鄭張尚芳先生《上古音系》一書的考究,「角」字在上古時代的發音,很有可能是讀成【kɣʌk】,後來因為漢字開始變成一音一字,為了表音便寫成了「角落」的寫法,而「角」字在典籍的發音記載中,則變成了一字二讀的破音字。例如「角」字在《廣韻》中,便有着兩個讀音記載:一個是現在我們常用的【古岳切】讀若【覺】,另一個是【盧谷切 】讀若【禄】。大家看看,這個【覺禄】二音,讀起來不正是跟「角落」二字很像嘛?

另外,根據漢語音韻學專家潘悟雲在《漢語歷史音韻學》的考究中,他便發現到中山粵語說「角落頭」三字時,「角落」二字是讀成一個半音節的,其發音便如香港人一樣,讀若【glock】。(見圖3)綜合以上所述,「角落」其實就是為了記錄「角」字上古音而出現的寫法,粵語發音演變成【glock】或【gok3lok1】,北方讀音則變成「旮旯」的那個【gālá】,【gālá】這個讀法期後南傳至廣東,則變成了現在【卡啦】這個讀法。

角
圖3:潘悟雲在《漢語歷史音韻學》的考究中,有關中山粵語的「角」字讀音

結語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山卡啦」應該點寫?本字的寫法,肯定就是「山角落」無誤,不過為了消除歧義,而「旮旯」這寫法已經約定俗成,寫成「山卡啦」或「山旮旯」也沒什麼所謂。大家只需要謹記,不論「山卡啦」還是「山旮旯」,其實都是在談同一回事,便可以了。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