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辦難」點寫?

冚唪唥

日前,網上流傳著一篇名為《Hea字原來有得寫》的文章,聲稱八個粵語口語有其「正字」寫法,可惜訛誤甚多。之前鄙生談了「Hea」和「瀨嘢」的寫法問題,今天我們則談談「陷辦難」。

「冚唪唥」也不過是替代詞

為了方便其他省份的讀者閱讀,本文先解粵語口語「陷辦難」的意思。所謂「陷辦難」是一種替代字寫法,讀音為【ham6baang6laang6】,意思是指「全部」。作者阿Lan聲稱「陷辦難」的正寫是「冚唪唥」,這是不對的,因為「冚唪唥」其實跟「陷辦難」一樣,只不過是同音替代字。

為何這樣說?因為「冚」、「唪」、「唥」三個字合在一起,根本解不出什麼意思,更不要說它能完整地表達字意。「冚」字本身在古代字書典籍無載,本身就是個民間造字,粵語讀音多讀作【kam2】,作「覆蓋」之意,如「冚被」,亦會當作武術用語,如「冚棍」(見《五郎八卦棍口訣》)。至於「唪」字,本義是「大笑」(見《說文解字》),本讀為【方蠓切】,讀若粵語的【俸】;讀成【baang6】是民間口語讀音,相信是因「唪」跟「棒」字差不多而衍生出來,本身就是當象聲詞(onomatopoeia)用;「唥」字也是一樣,是個象聲詞,如被用作「乒鈴嘭唥」這類敲打聲。「冚唪唥」三個字都不含全部之意,卻被說成是本字正寫,豈不謬哉?

是故,「冚唪唥」也不過是替代字寫法,說成是本字肯定是胡說八道。那麼「冚唪唥」究竟有沒有本字寫法?如果有又是什麼?現存坊間有一種說法,認為「冚唪唥」的本來寫法是「闔不剌」或「咸不剌」,如下面這段佛山電視台《粵講粵過癮》的短片。問題只是,究竟這個說法對不對呢?

咸不剌?闔不剌?

先說「闔」字,「闔」在《說文解字》中的本義是「門扇」,古時的房子門口多數安有兩扇門,一扇門叫「扇」,兩扇門則叫「闔」;《洪武正韻》載有「摠合」之意(註:這兒的「摠」即「總」字),應是由「闔府」一詞而出現的引伸義,意思為「府內全家」。意思上尚算解得通,只是讀音【胡臘切】讀若【合】,為何會變成【ham6】音呢?這則有待考證。相比底下,「咸」字則比較合音合意,「咸」本身就是解作「全部」的意思,好像「老少咸宜」的「咸」,便是解全部。讀音方面是【胡讒切】,粵音【haam4】跟【鹹】字同,客家話則是【ham2】,讀成【陷】音,可能是受到客語的影響。

至於「不剌」,確實如短片所說,多見於元代雜劇之中,最早見於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助詞、無義,作加強語氣或轉接之用。這個「不剌」究竟是外語借詞,還是由某一個字的上古漢語時複輔音演變而成,這個還說不準。只不過,粵語含有「不剌」的詞其實不只一個,如「必律不剌」(即bilibala)和「雜不剌」,讀音都不是【baang6laang6】而是【baa1laa1】,究竟「咸不剌」是否真是本字?這也很難說得準。
壯語
圖:壯語有關【haemzbazlaengz】的解釋

「陷辦難」是壯語乎?

不得不提的是,其實壯語中有一個詞叫【haemzbazlaengz】,音義上都跟「陷辦難」接近一樣的,這是否意味著「陷辦難」根本不是漢語,而是壯語借詞?需知道嶺南一地本是少數民族壯聚居之地,古稱百越,直到秦征百越後才成了漢人王朝的領土,千百年來兩廣都是漢人跟少數民族混居,粵語含有壯語借詞也不足為奇。部份語言學者更撰寫論文(連結),列舉很多粵語含有很多古越語底層詞的例子。究竟「陷辦難」是壯語借詞?還是壯族從粵語借過來用?我們沒有時光機,這點很難確定,只是在漢語裡找不到完全蓋音合義的用詞下,我們決不能排除「陷辦難」查實是壯語借詞的可能性。
結語

那麼,究竟「陷辦難」應該點寫?如果它根本是壯語借詞的話,用回日常的替代字寫法,是「陷辦難」還是「冚唪唥」也沒問題。如果有人覺得替代字不能表意的話,那麼用「咸不剌」、「咸辦難」或寫成「咸唪唥」也沒什麼問題。其實,文字和語言的最主要功能是方便溝通,用字寫法可以隨時代演變,也可使用外語借詞。只有文字化石才是一成不變。奈何現在有些人,因其政治立場總要證明「粵語最古雅」,有些人則為了捍衛自己的母語,不惜胡亂聲稱某字是某個口語的本字,以及貶低其他地方的方言,真是十分無謂。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