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再生能源的現實

作者:TC,轉自《主場博客

Could-the-World-be-100-percent-Solar-Powered

Feedly 閱讀器一早送上兩篇關於 100% 再生能源的報導,只看標題已大樂。

綠色生活網頁 inhabitat 介紹一個 infographics1,說「太陽能足夠滿足全世界的需要」,鉅細無遺地描繪零排放的美好新世界,其實做得不錯,值得收藏,但它隻字不提後備能源,有欺騙讀者之嫌,懷疑是否太陽能板公司贊助的繕稿。

除非大家都接受隨時停電,否則全球 100% 轉用再生能源最重要的難關是後備能源。據紐時記者 Justin Gillis 另一篇文章報導2,在轉型再生能源走在最前緣的丹麥,後備電源就是最大隱憂。

各種再生能源當中,只有水力發電的穩定性可以比擬傳統火力及核能發電,但已沒有增產的餘地。其它以風力及太陽能為首的再生能源都隨天氣變化,必須有穩定和潔淨的能源作後備,才能取代傳統能源發電。丹麥在風力發電領導全球,有望在 2050 年前完全不用火力能源,但是它目前依頼北歐電網提供後備電源,當瑞典宣佈停止核能發電及挪威的水力發電將會供不應求之後,丹麥必須「食自已」,建設聰明電網、將電器用品連網及實行彈性定價,以對付隨時變化的風能供應,還要使用尚未成熟的碳封存技術為現存的火力發電廠升級。

這是地球人面對的現實,不是拍電影。《星際啟示錄》中主角穿越時空的蟲洞理論所需的「帶負能量物質」根本不存在,電影仍然可以拍下去;但要在未來數十年實現低碳經濟,將全球升溫控制在 2C 之內以避免悪果難料的氣候巨變,就不能不面對每一個現實上的困難。現實真的很殘酷,任何環節錯漏了就不成事,沒有電腦修圖技術可以補救。


能源大師 Vaclav Smils 指出,歷史上能源轉型都需時最少大半個世紀3(上圖)。全球各國投資了萬億計的資源在現代能源基建,要廢立並進轉型到再生能源,不是極端環保人仕說「現在就要 XX 歸零」那樣容易。日本和德國在再生能源未及補上之後關閉核電,後果是即時增加碳排放總量。雖然核電對低碳未來不是那麼重要,仍要問,即時以增碳的代價廢核是否必要之惡?不尊重現實的進程,是不能作出最優 (optimal) 的決擇的。

美好的將來不會垂手可得。我更相信,認清現實的困難,才有坐言起行的動力。在這個高度浪費的消費社會,很多「水位」讓每一個人大幅減排,例如減少㕑餘和食肉,戒貪新棄舊,轉用「低能」電器等等,都是個人能力可以做到的有效行動。雨傘運動期間更證明了多步行、少揸車、在社區消費,甚至「搵少啲」等等生活模式上的「綠化」,其實不是那麼不可思議。

註: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