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與審議式民主

以下爲人文主義者第一次聚會時用的講稿:

人文主義的歷史

人文主義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詞語。要説明人文主義的重要性,我們需要明白人文主義的歷史和它所提出的是什麽問題。人文主義作爲一個完整的概念最早出現於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但這個人文主義與現時我們所說的人文主義有很大的分別。當時的人文主義,又稱意大利人文主義兼文藝復興是由Petratch(彼得拉克,文藝復興之父)等人帶起,政治科學之父馬基維利亦是當時的人文主義者之一。

因爲古羅馬、古希臘的經典重見天日,對受天主教教義主宰的歐洲世界提供了「新」的思想,但知識這個「市場」依然是由羅馬教廷所壟斷。現代書本上的“Index”,「目錄」,在當時的意思是教廷禁書名單(亞里士多德也禁書之一)。當時的知識分子想研習和閲讀由異教徒所寫的古羅馬、希臘書籍,甚至提倡它們的思想,尤其是在道德哲學領域上,他們就需要打破教廷禁忌,而他們所提出的是宗教可以與知識分離。(宗教并不是沒有嘗試反抗,文藝復興重地佛羅倫斯就發生過Savonarola焚書事件,史稱“Bonfire of the Vanities。)

學者所要做的是學習、傳播和討論世上各種知識和思想,在當時尤指古羅馬、古希臘的歷史和哲學。爲此,他們開始重視文法、詩歌、辯論(修辭學)、道德哲學和歷史;爲了普及知識和鼓勵閲讀,最重要的是出版社要賣書,用當地的語言寫作成爲潮流,寫作格式亦慢慢出現標準;上述這些就是我們現在所叫的人文學科。它們的出現很快的取代中世紀的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經院哲學是修道院研習和辯論某權威和教條經典對上帝的性質、旨意,人類應如何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有何看法,人文主義的道德哲學則涉及古羅馬、古希臘各種學問,包括天文、數學、醫學等,因爲當時的伊斯蘭世界保留了大量古羅馬、希臘古藉,當時的學者亦會吸收到中東的思想,代數,algerbra,就是阿拉伯語。

因此,就算意大利人文主義不直接提倡無神論或政教分離無神論興起要到達爾文,政教分離要到美國啓蒙時代,兩者均承接文藝復興的脈絡它的核心是尋找、製造、利用知識去反思各種問題,尤其是道德方面的問題。有這麽多思想、學派可以選擇,人文主義者會問怎樣才算活得有意義和德行是由什麽構成,而不是接受權威、宗教信仰所開出的方單,并自行去尋找答案。因爲這種思想,宗教的的影響力受到挑戰,就算意大利文藝復興因爲法國入侵意大利而中斷,但這股思潮流傳到歐洲,帶動整個歐洲的文藝復興,這股浪潮又會引發日後的啓蒙時代。

現代人文主義與審議式民主

因此人文主義并不是新奇的玩兒,古羅馬、希臘、中華、印度、米索不達米亞文明,現代的存在主義都有著類似的思想,都在問同樣的問題。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會提出不同的答案,但很明顯,不是每個答案都是同樣有價值和值得重視的,有些答案,例如極端伊斯蘭主義,就是對人類社會有重大傷害的思想。

經歷過啓蒙時代、政教分離、科學革命、殖民主義、兩次大戰、冷戰,對很多問題我們已經有客觀的答案:要活得有意義,我們不需要跟從任何教條、教義或要求他人必須聽令的主義。世界多元并且遼闊,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上我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自己認爲有意義的人生。換言之,衹要不製造傷害,任何人所做的事都可以是有價值的,尤其對他本人而言。

但這個自由選擇必須建築於社會的政治制度之上,在極權、神權國家你衹能跟隨政權的指令行事,無可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故此,現代的人文主義提倡嚴格的政教分離、法治、自由、民主和人權。衹有在這些制度的保護下我們才能自行尋找生命的意義,除此之外,教育、經濟發展與平等、科技進程等,亦會增加或減少選擇的範圍,生活水準的降低不會讓人活得快樂。故此,人文主義者有責任使社會和政策充分發揮它們應有的功能。

而衹要我們提及對他人的傷害,我們就不衹是在說個人的生活要如何,我們其實是在說一個社會的生活方式。因此,行爲的利害對人文主義者來説必然是重要的問題,傳統意義上的道德—這樣好,這樣不好,權威說了就是就算是哲學也不足以解答這種問題。要明白某種行爲的利害,尤其對社會的影響,我們必須要藉助知識的力量,分析利和害是有什麽因素構成,如何趨利避害(經濟學)。故此,在討論問題時要做什麽,不應做什麽我們必須要用到科學方法和批判式思考。

舉幾個例子,古今中外的傳統道德價值觀都將婦女視爲男人的附屬品,社會亦因此對婦女作出種種限制。對此,我們就可以問題,社會或這些道學先生憑什麽認爲婦女不能享有男人所享有的同樣權利,憑什麽去阻礙婦女的自由選擇?婦女在體力上可能不如男人,那又代表什麽?假如要有差別對待,爲什麽不是根據個別情況而定,而是單是根據性別的不同就劃出不同的標準?爲什麽要因爲傳統道德而剝奪婦女的權利讓他們有自由選擇?

傳統道德認爲死刑是正義的刑罰,我們就需要問原因是什麽。數據顯示不到死刑對犯罪有任何阻嚇作用,廢除了死刑的國家犯罪率并不會特別高;假如要想死刑濫殺無辜,國家必須制定特別的制度,而1)特別制度會提高司法成本,這些成本可以放在其他更好的地方,例如教育;2)這些特別制度并不見得能防止濫殺無辜。沒有足夠的理由,社會爲什麽要根據傳統道德維持無效的死刑?

對於其他議題題我們也需要用上同樣的方法去問問題,對氣候轉變、核電、疫苗注射、環保、大麻合法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教育等等都需要用同樣的方法去想清楚,因爲以上種種都會影響到我們和社會的選擇,都會對不同人造成利和害。因此,人文主義者所說的民主不會是簡單的選舉民主:人數的多寡不影響事情正確與否,選舉民主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當權者自把自爲推行他的教條和指令。人文主義者所說的是審議式民主:要決定進行或禁止某件事,提倡者必須説明他的道理,并提上足夠和適當的理據。社會不能因爲某些人的不合理恐懼而放棄有效的疫苗注射。同理,我們也不能因爲某些人對核電的過度恐慌而放棄清潔和有效的能源生產方式。

人文主義者的政治不是想著誰當選誰要下臺,不是意氣之爭,更不是誰道德誰不道德;人文主義者的政治是社會的行爲會造成什麽影響,應作出什麽選擇。我們的政治是由科學、知識、反思做組成,提出任何結論前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因爲不當、片面的論證過程與結論會誤導群衆,有問題的社會心理會顛倒是非黑白,歷史上的人爲大災難或多或少都反映出社會心理的影響力。在追求福祉之前我們應防止損害的產生。

現在外國的人文主義者都在提倡無神論、科學知識和批判式思考,因爲在外國相對健全的民主制度下對社會最大的威脅是宗教迷信和保守主義。中華地區缺乏有組織宗教的傳統,宗教的影響力雖不如伊斯蘭、天主教、基督教那麽深遠,但華人依然相當迷信亦甚爲普遍,這種迷信對自己和他人都會造成損害:輕則被騙財騙色,重則燃燒香燭冥鏹,製造山火和加劇氣候轉變。

更重要的是,中華地區的政治制度普遍不重視自由和民主,尤其是審議式民主,就算已有選舉民主的臺灣,民衆的不合理恐懼亦經常左右政策。我認爲要改變這局面,社會必須要凝聚一股理性的力量,用知識和道理去帶導正面的變革。

發表留言